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开始,她观鸟只为缓解工作压力,20年后这位前金融业白领竟成博物家

2017-02-17 张志萌 自然之友



(答案见正文)


如果我告诉你,在北京就能见到这种鸟,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惊讶?正好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自然之友是观鸟专家,快来跟她做朋友!


文:张志萌(自然之友会员中心志愿者)

图:汪周


在这个微信时代,结识一个人,往往是从其微信头像开始。


初识汪周老师,也是如此:一只纯净美丽的小鸟,有着天蓝色的脊背,晶亮的眼眸,意境让我想到雪后的草地。丛丛青草,在白雪掩映下透出的颜色。干净、清爽而富有诗意:这就是头像鸟儿给我的第一印象。


后来得知,这是汪周老师最喜欢的鸟——普通翠鸟。(对,没错,今天猜猜我是谁的答案是:普通翠鸟。)


自然之友野鸟会

要想知道“普通”翠鸟之外还有些别的什么翠鸟吗?扫码关注自然之友野鸟会,你想知道的,他们带你去亲眼看到!


汪周老师说,她最喜欢翠鸟的颜色和萌萌的小眼神。不过,这喜爱可不仅仅止于翠鸟。作为资深爱鸟人,她喜欢鸟类,到了有点发烧的程度。她不仅买鸟的徽章、带鸟图案的衣服、围巾,用鸟儿毛绒玩具,还画鸟的画儿,亲手做小鸟图案的灯笼等等。


当然,最重要的爱鸟行为,还是在自然之友野鸟会中。作为资深会员,汪周参加观鸟活动长达二十年,她还带领多个鸟调点的观测(本周就有多个观鸟活动,了解和参加快回复“活动”吧),成为深受孩子喜爱的观鸟活动及鸟类劳作讲师。而这一切,都是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的志愿活动。


汪周老师与孩子们在活动中

你能看出来她曾经是期货公司主管吗?


爱,让她笃定坚持

 

汪周老师对鸟的爱,可以追溯到小时候。汪周老师的母亲,也是一位爱鸟人。作为"山里长大的野孩子",她从未厌弃或反感乡村中的一切,而是始终保持了对自然和鸟儿的挚爱。


汪周老师回忆,小时候,她经常和母亲去周围的公园看鸟,遇到受伤的鸟就想方设法救助,或是放点水和食物在隐蔽处,她们还会将受伤严重的鸟儿带回家来;周围的邻居知道他们爱鸟,碰到受伤的鸟儿也会送来。


这样,家里住过燕雀、杜鹃、灰喜鹊、绿头鸭,甚至还有小鹰。父亲还做过鸟笼,因为舍不得让鸟儿呆在笼中,就敞着门养,让它们在家里随便飞,地面也被它们弄得乱七八糟。


因为收养的大部分是小鸟,等它们养好伤,汪周一家就会把它们送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,跟大鸟学飞。可是有的鸟儿不听话,一个没看见,就从窗户飞走,不见了。


起飞的银喉长尾山雀

  

短短的童年回忆,让人感到了其中的满满欣喜和暖意。可想而知,这样的生活,对于孩子来说,该是多么有趣!对鸟儿的爱,会成为全家的爱,进而带来更多的喜悦与温暖……这也许就是热爱动物,保护环境的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回馈吧。


结缘野鸟会


对鸟的情结自从开始,就未曾消逝。


90年代,汪周老师供职于期货公司,做着风险控制主管的工作。那时,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职业领域,压力非常大,要求时时刻刻关注最新动态。她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两三点钟从床上蹦起来,了解国外最新信息。


可想而知,这样不规律的生活与持续的压力,会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多大的伤害!


一九九六年,机缘巧合,汪周知道了自然之友和观鸟组。


自然之友野鸟会前身是自然之友观鸟组,成立于1996年。当年10月4日,自然之友组织了中国大陆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性观鸟活动,标志着观鸟组的成立也标志着国内第一家民间观鸟团体的诞生。


一开始,为了舒缓压力,她开始参与定期举办的观鸟活动,那时大多是一月一次。


参与观鸟活动后,汪周身心的压力很快得以缓解。这是为什么呢?树林里清新的空气,满眼可及的绿色,还是萌萌哒的小鸟,和它们翱翔天空的身影?也许都是。


她说,科学研究显示,长期远离自然,人易患自然缺失症,许多精神紧张,焦虑,多种身心失调的疾病都源于此。而现代人解压的许多方式,却是与自然背道而驰。而要解答这个问题,就要从重新走近自然讲起。


啄柿子的灰头绿啄木鸟

  

汪周老师说,接触自然之友后,发现那里的人跟别的领域中的朋友不太一样。他们更有爱心,不仅是在活动时对队友爱护,对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予以帮助。而且,这份爱心不只对人,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是如此。


随着观鸟的深入,汪周老师开始更多地学习相关鸟类知识。最初,她只希望认识更多的鸟,后来意识到,鸟的生存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,她便开始关注鸟类栖息环境中的植物、昆虫、水生植物等。


憩息于柿树枝的红嘴蓝鹊


举个例子,在城市公园中的鸟儿,遇到的困难之一,就是多样性的减少。


公园方偏爱整齐划一的园林景观,像人工草坪,高大单一的树木,却不喜欢随意的野草,矮小的灌木等等。因此,公园的植物变得单一,也缺少了原先那种高低错落的自然景观。而这样,依赖灌木和草丛的鸟儿就无法生存。不过,只要人们持续呼吁和行动,更加自然与生态的管理方式,一定会得到广泛的认同。


从学习者到带领者

二零零九年,由于圆明园鸟调缺领队,汪周老师开始成为带领者。


汪周老师说,自己跟着看,和给别人讲可是大不相同。给别人讲一分,自己必须准备五分,甚至十分的知识。这样,就会觉得总是欠缺,不断去学习相关知识。随着经验的增加,她不仅讲解鸟类,也在过程中融进关注鸟类生存环境的讲解。


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自然,汪周老师于2013年,参加了自然体验师的培训,提升自己的自然讲解技巧。


 汪周老师用鸟类模型讲解


汪周老师说,观鸟的人,从五岁小孩到七十多岁的老人都有,但是以小学生和中学生居多,大约是由于他们的求知欲比较旺盛。有一个高中生说,因为经常参加观鸟活动,他到现在都没有戴眼镜。举目遥望飞鸟的身影,竟然还带来了这样的神奇效果。


对于自然之友的转变,汪周老师坦言,过去的自然之友秉持低调做事,不宣传自己的态度,现在变得更有亲和力。志愿者的工作,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,她有了更多被认可的感觉。对于未来,她希望项目得到更多的支持,传播的力度更强一些,让更多的公众能够了解和参与进来。



汪周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观测鸟儿。看!她在那儿!


与汪周老师聊天,最大的感受就是她对鸟类的热爱,以及她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激情。


这一点让身为晚辈的笔者很是汗颜。有时候喜爱一件事物,却因懒惰和拖延,很少为它做些什么。心中有爱,真诚为之做些什么,这也许是许多人能成就一份事业的缘故吧。爱是一种感觉,而唯有行动,才能带来真正深刻的改变。这或许是自然之友“真心实意,身体力行”的内涵吧。


们是自然之友


纪录片《梁从诫》(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)

方晶:我和自然之友

奚志农:用影像保护大自然

陈继群:让草原按照自己的哲学生息

修菁: 画自己心中的绿地图

曲志兴:爬一座山 清一条路

总干事们说

杨昱:我是一棵小草,心怀广阔的草原

黄海琼:我的2014年

刘德天:与黑嘴鸥的不解情缘

苏德标:一株榕树便天堂

杨欣:枕着长江守望可可西里

任增颖:黄河入海口的“神仙姐姐”

余有豪:古树保育在丽江

张祺琛:13岁的垃圾减量宣讲师

了不起的主妇海丽

莲蓬:就这样,我变成了“减废达人”

马兰:全职妈妈的自然教育之路

爱笑的白鹿:我是清河有缘人

许爱婷:我在蓝天实验室当讲师

王京康:第一次,我站在了公益讲台上

为了还清河以“清”,他们正在努力(1)

为了还清河以‘清’,他们正在努力(2)

为了还清河以‘清’,他们正在努力(3)

徐磬石: “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”

刘长华:我怎样在1年内定位了100多家污染企业?

环境律师接力赛:60、70、80和90

兰林:为环保做一些事是我精神上的追求

那可:从南极到北极,跑出蓝天跑出意义

刘卫国:一个郴州市民的责任与行动

母亲节会员风采特辑:妈妈力量大

曾天合:放弃就读伯克利自然资源学院的女孩

桃子:跑步若有痕,赛事无环保!

滴水:最爱姑苏城,人家尽枕河

塔拉:播下环境友善的种子

祥云:行云流水,书法自然

海马:用行动唤醒每个人心中的环保种子

金刚:孩子们喜爱的金牌讲师

袁丁荣:让公益品牌得到应有的保护

黄启翔:「拼」出绿色经济

李群:我不要做一片麻木的雪花

王企鹅:万有青年,不止博物

王军:草根环保组织的爱与痛

李力:愿意永远为环保当知心姐姐

许宁:长城上捡起来的一袋一袋垃圾,就是我们的勋章

徐逸轩:孩子,救救世界

桂花香:从悲观到行动,和女儿一起成长

卢荔:环保公益,从零开始,从小开始

环境律师陈旭绯:面对问题,逃避没有用

张鹏:寻找一张打开自然的门票

乐文:乐在其中,为爱前行

吴昊:注定离不开环保的90后记者

彭正坚:从军人到环保人,保家卫国一路执着

赖寒:自然世界中,感受生命绽放

易晓武:让更多人从关注健康的食材,开始关注环保

梁清华:从可可西里到讲坛,15年环保初心依旧

田不野:普通人也可影响环境治理

彭武:当过村官,所以改当环境律师守护家园

王愉:在自然的怀抱里的聆听

华梅立:寻志同道合人 探自然博物事

(更多会员故事,持续更新中)


本文作者张志萌,为自然之友会员中心志愿者。想和张志萌一样运用自己的特长来为环境改善做点什么?和自然之友一起工作吧!

多岗位正在招募中:写作志愿者 | 公民捐赠主任 | 会员招募主任

了解岗位详情,请关注今日推送的其他消息



自然之友本周缤纷会员活动已经更新!

观鸟:门头沟沿河城 | 天坛 | 北京植物园 |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| 

户外:北京东西胡林无痕游

投票:民间版环保关键词,榜单你来定

参加活动,和了解更多活动信息,请回复“活动”


成为自然之友,改变从行动开始

了解我们,请回复“自然之友”


↙点击 阅读原文 成为自然之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